对于研究不锈钢异型管的有关厂家认为:若采用贫Cr理论作为最适宜的机制,则可以看到铁素体不锈钢的行为与奥氏体不锈钢很相似,主要区别仅在于铁索体(与奥氏体比较)中c和N的溶解度都较低,沉淀的反应出现得很快.
当Pe-Cr铁素体不锈钢异型管中含Mo时出现更复杂的问题.Bond等指出,含1-2 %Mo的18Cr不锈钢经816。C炉冷后在强氧化性溶液中会引起晶间腐蚀,而在非氧化性溶液中(如H2S04-CuS04溶液)则未出现,在高Cr铁素体不锈钢异型管中添加Mo会加速x、a相和含Mo量多的M~C析出,并且在析出的x、a相周围形成贫Cr区和贫MO,因而在沸腾的65%HN03溶液中试验时易出现晶间腐蚀.
有关专业人士指出,超低c和N的Fe-17Cr钢从l200度C水淬后再在550-600QC等温退火,晶间腐蚀敏感性便增大,这是由于(CrFe)7C5和Cr2N析出而产生贫Cr区的缘故,保持时间为3分钟时,敏感性最大,180分钟时,不锈钢异型管晶间腐蚀敏感性即消失.